精品推荐_穿越后,我被秦始皇他妈告白了_随波逐流鸭_嬴政赵迁赵国宋坤

穿越后,我被秦始皇他妈告白了

作者:随波逐流鸭

主角:嬴政,赵迁,赵国,宋坤

分类:历史古代,历史,重生,大秦,开局

2025-02-09 13:42

在线阅读

《穿越后,我被秦始皇他妈告白了》精彩内容

第1章

【为各位彦祖流畅阅读,对话偏现代风,保留先秦时期人与人之间的称谓,一些无关紧要的科普,就不在正文水字了。带序号的段落,会在章尾作者说注释。】

......

赵孝成王十五年(公元前251年)

赵国,邯郸——

“赵政,终于让我逮住你这只艾豭了。”

“我不叫赵政,我是秦政!”

“哈哈哈。”赵国一众公孙哄笑起来,小巷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。

【《殷周制度论》:男子称氏,女子称姓,此周之通制。】

他们围住一个瘦弱的少年,观其面容,大概年龄在八九岁之间。

年龄虽小,却身形出众,已长成一个车轮那么高。

倘若按照赵国戍律,越轮者,须征召入伍。

然而少年并没有,因为他的身份非常特殊。

他是已逃秦国质子的长子,被遗弃在赵国邯郸。

嬴姓,赵氏,名政。

嬴政不过是出街买些醢回家,没曾想又遇到了他们这群恶徒。

此刻他并不知道,自己的名字,将来会在华夏历史上刻下异常浓重的一笔。

他如今只希望,赶紧逃离此处,避免被这群人欺凌。

赵国公孙们的武卒将嬴政擒住,他并没有挣扎,兴许是知道徒劳,又或者早已习惯。

王孙迁走过去,轻拍嬴政的右脸,揶揄道:“你方才称呼自己为秦政,怎么连先祖本氏都忘却了?”

“秦赵两国同根同源,你不会不知道吧?”

嬴政淡漠反驳道:“吾以邑为氏,曰秦氏,有何不可?”

最根本的原因是,他非常讨厌赵国这个地方!从小到大被欺凌的他,讨厌这里的一切人与物。

王孙迁大笑:“哈哈哈,采邑与你有何干系?你不过是一个被抛弃的野种罢了。”

“(赵孝成)王九年,吕不韦收买城卫,携乃翁异人惊慌逃亡,独留下你们孤儿寡母,在邯郸苟延残喘。”①

“要不是大父仁慈,你以为你还能长这么大?”②

王孙迁,即嬴姓,赵氏,名迁,是当今赵孝成王赵丹的孙子。

由于武安君白起在长平之战中埋了四十五万赵军,并且,秦军兵临邯郸城下,那时候秦赵两国关系十分紧张。

赢异人犹如惊弓之鸟,一有些风吹草动,他就吓得面如土色,在吕不韦的帮助下,赶紧溜溜球。

至于跑路时为何没有带上赵姬和年仅两岁半的儿子嬴政,这个就不得而知了。

......

“你胡说!吾翁并不是抛弃!”

“一辆马车很小吗?为何偏偏没有带上你们?”

赵迁此言一出,跟随他的一众公孙顿时哄堂大笑。

嬴政无言反驳,那时候的他年纪尚幼,记不太清。

人在2-4周岁时,孩子主要表现出短时记忆能力,那时候发生的事情,会随着长大,逐渐淡忘,而真正的长时记忆则是从5岁开始。

再加上赵姬一直给他灌输“你爹虽然走了,但他一定会回来迎接我们回国”的思想。

因此,嬴政的心中对父亲并没有恨,而是满怀期待。

然而,等了一年又一年,始终杳无音讯,看不到希望的他,心中已经开始动摇。

赵迁挑衅的拍了拍嬴政的右脸,嗤笑道:“知道为何乃翁会抛弃你们母子吗?”

“因为,你阿母不过是一名倡姬罢了,哈哈哈。”

“落魄质子与卑贱倡姬的爱情故事,真是令人动容啊。”

赵迁挑眉:“是吧?嬴政?”

在先秦以前,直接称呼男子的“姓”,可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,比脏话还脏。

此言一出,直接引爆嬴政的暴怒情绪,他咬牙切齿低声嘶吼。

“汝言吾母何焉?”

你直呼吾姓可以,骂我是豭狗都行,但是,我绝对不允许你辱骂我阿母!

这是他的逆鳞,谁触犯,谁死!

自从父亲离去,他和母亲两人过着贫困孤苦,相依为命的生活。

没人能切身体会,赵姬在嬴政心里的重要性。

他双拳瞬间攥紧,怒目圆睁紫涨了面,不知从哪爆发出来的蛮力,猛然冲出束缚,快速靠近,蓄意轰拳,重重的砸到赵迁脸上。

一拳,两拳,三拳......拳拳到肉,鲜血飞溅。

“护驾!”

赵迁被打得懵逼,疼痛让他瞬间丧失了思考能力,旁边的武卒赶紧将嬴政拉开。

没想到,这小子竟然如此生猛,三个人都控制不住?

终于缓过神来的赵迁,他吐出口中的碎牙,一脸茫然。

他感觉脸上火辣辣,不知道是被揍的,还是耻辱。

对于他而言,嬴政什么身份?他什么身份?岂能容忍被贱民伤害?

“给我杀了他!”

“且慢!”公孙池赶紧站出来阻止,他是左师触龙的孙子。

公孙池急忙拜道:“迁,大王不是曾经下令,虐政可矣,不可杀之吗?”

秦赵两国已经是生死仇敌,但依旧克制情绪,因为这个时代,崇尚君子之风。

所谓质子,就是将王子或世子,派往他国做人质。

如果你随意诛杀,那别国也必然会效仿,大家都别玩了。

交换质子,是一种高明的政治手段,不但可以结盟,也能够约束他国。

史书中,从未记载过有质子被杀的事件。

你看发生在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,秦国坑杀了四十万赵国降卒,赢异人不也活得好好的吗?

但是,他在公元前257年偷偷跑路,那赵国就有正当理由派兵前去追杀。

归根结底,杀质子没有任何意义,纯粹为了泄愤而已,派去他国当质子的人,大都是不受重视的儿孙,你以为别人会在乎吗?

大家都遵守游戏规则,唯独你擅自杀害质子,反倒会让己国名声破败,举世皆敌。

还不如留下来培养,暗中扶持成国君,日后对己方好处多多。

秦昭襄王嬴稷当初在燕国为质,就是赵国扶持上来的,结果......

不得不说,这是一笔相当失败的投资。

以至于后面的赵王,压根没兴趣再扶持秦国质子,反正都是仇人了,往死里虐,又没虐死,哎,我就是玩。

而嬴政的身份非常微妙,他并不属于官方认证的质子,而是质子的弃子。

你说他不是质子吧,又是王室血脉,真是让人为难。

赵国不敢赌,万一杀了他,老秦家以此为由,又惹来秦国大兵怎么办?

要知道,在公元前257年,秦将王陵率数万兵马围困邯郸,都快推水晶了,赵王丹吓湿,他急忙联系叔(平原君)嫂的娘家魏国,“数遗魏王及公子书,请救于魏。”

当时,魏国害怕强大的秦兵,不敢卷进战争漩涡,情急之下,信陵君“窃符救赵”,楚国春申君亦率兵援助,这才得以解除危机。

......

可是,已经被愤怒与屈辱冲昏头脑的赵迁,根本听不下任何人的劝告!

他用力推开阻拦他的公孙们,厉声吩咐武卒。

“把这只艾豭杀了!快!剑来!”

“不对,一剑刺死太过仁慈了,可恶的秦彘,坑杀我赵兵四十五万!”

“如今我也要生埋了他们的质子!”

武卒们不敢不从,他们依照下令,哼哧哼哧的挖土。

这一挖,就挖到了日映(13点)。

那群公孙被限制行动,赵迁不让他们通风报信,他要先斩后奏!

“把他推下去!”

被捆绑双手的嬴政,即便躺在土坑中,他脸上的表情阴沉如水,眼神中充满仇怨,死死地盯着赵迁。

“今日欺吾者,政,他日必将万倍奉还!”

那群公孙忍俊不禁,觉得这是天大的笑话。

他们求情,并不是可怜嬴政,而是不想因此惹上祸端,内心还是瞧不起这个质子弃子。

赵迁恼羞成怒,他伸手拿过长棒子,一边殴打,一边辱骂。

“口出狂言?本公子今日就要将你的嘴打烂!”

小嬴政只能双手护头,蜷缩在坑里,无助的抵抗着。

......

此时,一位挑着扁担的靓仔经过这里,他好奇的往里面瞅了眼。

“何人来此?”

靓仔表情有些尴尬,讪讪笑道:“没事,在下只是路过而已。”

“还不快滚?”

“好嘞。”

突然,他顿住了脚步,等等,好像听见,坑里之人,自称“政”?

再联想到当前时代背景,莫非是——

“草了,总算是让我遇到政哥。”

念及至此,宋坤放下了粪桶,抄起扁担,向坑边走来。

赵迁皱眉捂住口鼻:“你干嘛?”

“救你们。”

“???”

......

【关于嫪毐:一、部分史学家认为其本名为樛毐,乃邯郸樛氏之人,与太后同里,两人实从赵国便互生情愫。

二、嫪毐非本名,乃秦始皇赐恶名。《说文解字·女部》:“嫪,恋惜也,毐,从士从毋,人無行也。”两个字都不是什么好意,组合起来恶上加恶。

本书配角人设综合以上两个说法,望周知。】


第2章

说时迟那时快,宋坤一个箭步将三个赵卒推倒,然后一脚飞踢踹向迎面走来的武卒面门。

再将挡路的另一名武卒过肩摔,狠狠地砸到地面上。

得益于常年劳作的锻炼,他的力气非凡,再加上这个随行武卒并非身穿金属甲。

三下五除二,他将在场的七个武卒全部放倒,那几个养尊处优的公孙们哪里见过这场面?害怕得缩到一旁。

赵迁也就欺软怕硬,他根本不敢上去,不要命的流氓可不管你什么身份,好后悔今天出门不带多些人。

宋坤将扁担伸向坑里:“爬上来。”

嬴政转身,示意自己双手被捆绑。

幸好坑不深,宋坤从裤裆里掏出柴刀,趴在地面,尽量将手伸长一点。

嬴政临危不惧,他积极配合,在宋坤的帮助下,爬出坑。

“壮士,你挑的什么货物?”

“大粪。”

“借粪一用!”

嬴政跑过去,单手提勺,一脚将愣神的赵迁踹倒,踩在他的胸口上,大喝一声:“张嘴。”

赵迁条件反射的张开嘴巴,结果,恶臭的粪便迎面扑来。

“哈哈哈。”嬴政畅怀大笑,出了一口恶气,这是他多年来,第一次笑得如此开心。

宋坤老司机了,他心里默数时间,警觉的趴着把耳朵贴在地上,皱眉道:“快走,赵卒要来了。”

刚才有个武卒倒地假装受伤,偷偷跑路出去搬救兵。

“好。”

宋坤顾不得粪桶,将扁担随手一扔,拉住小嬴政赶紧跑路。

临走时,他“不小心”遗落“登人”证,假身份,哥们你就慢慢找吧。

再说了,先秦时期没有纸张,根本不存在肖像画,仅凭抽象的文字描述,要想在城中十万人口找到他,无异于大海捞针。

宋坤已经不是第一次“见义勇为”,只为在人群中遇见政哥,如何规避抓捕,他早已轻车熟路。

不知跑了多久,两人觉察到赵卒们在追赶,迅速翻越篱笆,闯进一间民房。

“跳。”

房门紧闭,院子空荡荡,只存放着一个盛半水的大陶瓮。

扑通一声,嬴政捏着鼻子跳入陶瓮之中隐蔽。

宋坤脱下衣裳,光着身子,随手拿起一个勺,从瓮里舀水,假装在冲洗。

赵卒们左顾右盼,见到他之后上前询问,有没有见到一个高大男子带着一个幼童?

“好像,他们往那边跑了。”

宋坤转身,一甩一甩,他们顿时呆若木鸡,倒吸冷气,自卑不已,都要怀疑自己是不是患了巨物恐惧症?

好可怕,再看一眼就会......赵卒们赶紧带队离开。

宋坤迅速穿好衣物,嬴政猛然窜出水面,大口大口的呼吸。

“真是危险呐。”宋坤笑了笑。

嬴政拧了拧身上湿透的衣物,他抬头问道:“多谢壮士,可有名讳?日后必有重谢。”

“姒姓,宋氏,名坤。”

嬴政点点头:“了解了,日后必有重谢。”刚才,他表现出八岁不该有的沉着冷静。

【秦始皇(点头之交)好感度+30】(非系统,只是为了更好的体现人物心理变化!)

宋坤舀水倒在地面,让黄泥湿润,随后抹在脸上。

“你要不要?”

“来点。”

望着满脸泥污的小嬴政,宋坤忍不住笑出声。

嬴政歪着头,不解问道:“很丑吗?”

“那倒不是。”

【秦始皇好感度30-5】

身为带着前世记忆,重新投胎转世的宋坤,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狼狈的秦始皇,有些不太真实的喜感。

随后,稍微易容过后的两人大摇大摆的走出邯郸城。

嬴政好奇问道:“坤,我记得,好像姒姓分支并没有宋氏啊,不应该是子姓吗?”

“呃,这个。”宋坤欲言又止,“说来话长。”

......

宋坤先祖确实显赫,姒姓乃夏朝的国姓,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,便是姒姓。①

其一脉原为豢龙氏,然后在夏朝因有功,赐姒姓。

夏朝灭亡后,先祖颠沛流离,融入殷民六族。根据“姓千万年而不变,氏一再传而可变”的规则,故改成條氏。②

进入春秋时期后,礼崩乐坏,原本只能通过赏赐而得的“氏”,如今规矩放开,先祖又曾改为巫氏、刑氏、解氏......

兜兜转转二十几个诸侯国,老祖宗都混得风生水起,改氏之后,无一例外,没过几年,那些诸侯国都被灭了。

上一个待的诸侯国是宋国,先祖还以为,好歹是个春秋五霸,应该可以安居乐业了吧?

万万没想到,三年后,在公元前318年,宋国内部发生卿大夫夺权,戴偃称王,戴氏代宋。

身为宋国高层士官的先祖,赶紧收拾行李跑路,其实是被驱逐出境。

他们又来到了赵国,此时早已三家分晋,只是家族不再荣耀。

凭借着在宋国学来的经商技巧,日子倒也过得不算艰难。

然而,到了宋坤这一代,还没来得及改氏,就骤然沦落。

他的父亲宋涚在回家的途中,被赵军强征入伍,连家人最后一面都没得见,最终成为被坑杀的四十五万赵军一员。

战后发放抚恤金,他的母亲为了不牵累子女,连夜扛着全家家当,去追逐真正的爱情。

留下三子一女在家中干瞪眼。

大哥宋乾艰难的拉扯着弟弟妹妹长大,两年前参军,不出意外的话,出意外了,死在邯郸保卫战,连最后一面都见不到,只回来了一盆灰。

结果抚恤金一毛没得,你麻痹的赵国!

身为次长兄的宋坤,只能担负起抚养弟弟妹妹的大任。

每日,上午耕种打猎,下午挑粪浇灌,偶尔会带着嫂子和妹妹在家编织的衣裳带去邯郸城卖。

他负责种田,弟弟则是照料桑树林,妹妹采桑养蚕。

所谓勤劳致富,一家人的生活,也还算过得富足。

其实家里早已有闲钱在邯郸城内购置一套宅院,只是宋坤不允许。

之所以选择在偏僻的山里生活,是因为他不想再重蹈覆辙。

如今秦赵两国战争频发,赵军已经丧心病狂了,到处抓人当壮丁。

而赵国的法制运作,并不像秦国那般严谨,举个例子,户籍制度。

其实在商代就有相关的户籍管理,那时叫“登人”,后来武王伐纣,觉得这玩意好使,便延续下来,战国时期被各国沿用。

赵国的“登人”核验,很散漫,不如秦国那般严厉,宋坤发现,是个人都能进出邯郸城,极其松懈。

因此,他每次被邯郸城卫盘查的时候,都会挤出眼泪告诉对方,家中已有一人参军,而我是仅存一子,假身份你就查吧,一查一个不吱声。

反正对方又不会真的去核实,通常看你表情不像说谎,就放你离开。

......

两人交流一波姓名后,宋坤好奇问道。

“政哥,你家在哪?”

因为这个时代并没有出现“哥”的称呼,仅通假“歌”字。

最早出现在魏晋时期,由鲜卑族传入中原,唐初称呼父亲,部分人也喊“哥哥”。

因此,嬴政没听懂宋坤为何要叫他“政哥”,他还以为,这是宋国的敬语,“哥”只是那边的口头禅,倒也不纠正,广有七国,各有风俗。

于是他礼貌回应,也称呼对方为“坤哥”。

“......”宋坤愣住,这一声“坤哥”,居然在近两千五百年前,由秦始皇亲口对我说道?

“你还是不要叫我哥了,受不起。”

“???”嬴政疑惑不解,礼尚往来不对吗?

宋坤稍微圆场:“你我身份有别,称呼不宜相同,以后,你就叫我单名吧。”

嬴政眼神微闪,低吟道:“你怎知身份有别?”

【秦始皇好感度25-10】

“因为——”宋坤急中生智,“因为我看到你被公子迁等人霸凌,即便你身着褴褛,想必身份应该不俗。”

接着呵呵笑道:“怎不见他一个贵公子,过来欺负我这流氓?”

这样解释,嬴政心里将信将疑,纨绔子弟虽品性不端,倒也不至于无聊到欺负一个“氓”。

先秦时期并无人民/百姓的说法,而是分“黎民”和“氓”,而“黔首”之说,为秦始皇大一统后改称。

黎民,即本土百姓,有资格在城中居住,而氓,则是多指从外地迁来的(奴隶)流民,只能住在城外。

嬴政抱着一个竹筒,里面装着“醢”,也就是肉酱,这是赵姬喜欢吃的东西。

“宋君,我得回家,阿母还在等我呢。”他很聪明,也很谨慎,没有道出家中位置。

先秦时期的称呼,平民通常只喊名字,姓氏那是书面语。而稍微有点文化的人,对男子可称呼氏+君,对女子可称呼姓/国+姬。

由此看来,嬴政还是很有礼貌的,或者说,他对宋坤的救命之恩,十分感激。

宋坤指了指前方的山谷:“嗯,我也回家了,就住在那里。”

嬴政顺着方向随便望了一眼。

他低下身子,顺了点水,小心翼翼的擦拭着竹筒表面的泥污。

幸好装得严实,给阿母吃的东西,可不能脏了。

......

【如有错漏,欢迎指出,翻书求证,知错就改。o( ̄▽ ̄)d】

本小说先秦史考究著作如图

......

最新资讯

更多

© 2024 sxty18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
sitemap

琼ICP备2021008089号-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