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栀子乖乖
主角:宗政高扬,侯爷,童家,父亲
分类:古代言情,宫斗宅斗,逆袭,青梅竹马
2025-02-20 13:55
第1章
#
1
他是侯府最没有存在感的儿子。
我父亲提携他,带他练兵打仗,助他夺得爵位。
可一朝战胜归来,他竟将我送的定情信物随手丢弃,转身就要迎娶郡主,让我做妾。
原来我,不过是他往上爬的阶梯。
只是侯爷,我也不止你一条鱼呀?
得知他好事将近,我干脆利落离了京,美美投入新晋状元郎的怀抱。
后来满京城都传遍:侯爷寻我寻疯了……
……
探子回来报信,公子宗政高扬率领百军,一举拿下西北,战功赫赫。
陛下听闻,当即赏黄金千两,赐百亩良田。
只是归来时,路遇大雨,背上的剑鞘进了水。
我送的剑在水里泡了十日,锈迹斑斑。
回府时,宗政高扬拔出剑,不屑的瞧了一眼,将它随手丢弃在路边:「便宜货,就是垃圾。」
我的丫鬟半香听说时,气得眼泪都掉了下来:「小姐,那可是您送他的定情信物啊!他居然丝毫不放在心上,如此糟践您!」
我躺在后院的椅子上,摇着蒲扇,眼都懒得睁:「没事,不值钱,仓库里多的是呢!」
见她不信,我起身带她去了地下的库房。
门一开,只见地面铺了几层红布。几百只剑被放在精致的剑匣中,层层码紧。
半香一时愣住:「这怎么,给人一种既重视又随意的感觉?」
我微微一笑,毕竟,我的剑不止送了他一人。
我父亲曾是朝中颇有威望的大将军,百战百胜。晚年时为国出征,不幸被敌军偷袭,战死沙场。
我母亲与其恩爱无比,接受不了他故去的消息,第二日便悬了梁。
皇帝感念我父亲的忠义,为我童家赐封抬旗,又将幼小的我送到宫中,由太后亲自抚养,童家在朝中的地位堪比国公府。
只是,父亲不在了,空有的声望又有何用?
我一个小女子能有什么本事呢,总得给自身找个依靠才是。
皇帝连自己的亲女儿都舍得送去和亲,怎会分心来考虑我的终身大事,我得自己筹划。
于是,京中有着大好前途的适龄男子,我都面色含羞,送与他们一把男儿必备的剑。
这是我托人在开阳老家的集市上买来的。
开阳家家靠制剑为生,我便重金订了五百只上好的,模样包装却完全不一样的剑。
他们收到时,皆满目深情,保证势必不会负我。
男人的嘴,骗人的鬼。
将军府如今势微,他们日后大概率还是会找门第匹配,于他们官场晋升有帮助的女子。
我万不可沉迷,广撒网最要紧。
这些才子们非富即贵,只要能钩上一条,后半辈子也是妥的。
侯府就在隔壁,宗政高扬是我的青梅竹马,自然也是我第一个送剑之人。
回府当日,他便来找了我:「幻竹,你送的那把剑被弄脏了。战场鲜血淋漓,我怕污了它,将它收了起来,日后好生珍藏着,不再用了。」
我想起白天收到的报信,只觉得有些好笑。
我点了点头:「既已送给公子,随意处置便是。」
他见我神色轻快,松了一口气,随即小心说道:
「陛下说我平定西北有功,亲自为我指了一门亲,是襄阳王的郡主。」
「幻竹,你不会生气吧?」
2
这话说的,像是生怕我拦了他攀高枝的路。
襄阳王如今最得圣意,若是娶了他的千金,日后将侯府再抬上一阶也不是难事。
说实话,我最盼望一生一世一双人。
我和宗政高扬从小一起长大,他们家兄弟众多,他排行老六,能力又一般,本轮不到他承袭爵位。但父亲看我有心,亲自带他领兵打仗,带他立功,教他为人处事。
第2章
真真是把他当亲儿子对待了。
老侯爷本不重视这个儿子,见他如此受将军府赏识,才开始正眼瞧他。
母亲临走前,唯一交代给我的事,便是让我不要将赌注押在他身上。
将军府没落,往日荣光不再,日后我需自寻出路。
我虽不理解,但依然照做。
我的娘亲是天底下最最聪明的女人,她说的话,准是没错的。
我虽给适龄男儿都送了剑,却未曾告诉他们我的闺名。
这样,只能我去寻他们。他们是无法自己找上门来的。
因为我抱有一丝侥幸,赌宗政高扬不是背信弃义的人。
我赌输了。
曾经海誓山盟的青梅竹马,一朝发达后,现在回来告知我:他想要娶别人。
见我没说话,宗政高扬微微皱起眉头,脸上露出一丝烦躁:「你放心,我娶了郡主后,纳你为妾便是。我知晓你对我的情意,势必不会不要你的。」
纳我为妾?
你当是在赏赐我吗?
宗政高扬,我是不是该对你感恩戴德?
我往屋内扫视一眼,全是我父亲留给他的兵器。
我父亲爱器如命,却在训练时,一次次赠送他上好的装备。
怕军心不稳,临死前都拖着一口气,亲自将兵符交到他手上,并吩咐下去:「日后士兵们见兵符,如见他本人。」
不然宗政高扬怎可能小小年纪便能一统大军。这不是他有本事,是将士们顾念我父亲的昔颜。
我闭上眼,冷静说道:「那我们择日便去请两家族老做个见证,解除婚约吧。」
强扭的瓜不甜,我堂堂童大将军独女,怎可甘心做妾?
既如此,我便给他让道。
我原以为他会笑容满面地一口答应。
谁知,他竟一抬手,打断了我:
「谁说要解除?
「幻竹,我们的亲事是你父亲在世时亲自定下的。
「你放心,迎娶郡主那日,我也会找人为你梳洗打扮的。到那日,你从侧门进屋便是。」
我的双眸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。
「高扬,童家待你不薄,为何如此折辱我?」
宗政高扬眉头紧皱,很是不解:「你不是一直倾心于我吗,我娶你,怎就变成折辱了。」
我不想理他,自己回了房,命半香送客。
隔壁的侯府锣鼓喧天,庆祝这一场胜仗。
来往的人都踏破了门槛,皆备满贺礼,前来作揖道喜。
下人们张灯结彩,似是为大婚做准备。
我站在阁楼瞧了瞧,那些人,都曾是我父亲的亲信,亦或是一手扶持起来的得力干将。
他们这么多年,誓死追随宗政高扬,就是感念我父亲的恩德。
他们得知侯爷即将大婚,纷纷恭贺双喜临门。
只是,皇帝的旨意尚未昭告天下。他们并不知,宗政高扬要娶的是那位郡主。
在大臣夸奖童大将军眼光好,为小女寻了位好夫婿时,宗政高扬的嘴角都咧到了耳朵根,笑着迎客,似是丝毫没觉得有什么不妥。
看着下面迎来送往的场景,我叹了一口气。
叔叔伯伯们,怕是贺错了。
我已被他弃如敝履了呀!
3
宗政高扬最近人逢喜事精神爽,简直不要太高调。
一会儿去东家喝口茶,一会儿陪西国公钓会鱼。
美其名曰:广交际,得良友。
今年春考的榜单出了,人人都在议论新中榜的状元郎。
听闻出身于淮南王府,门第好,还生的相貌堂堂,一表人才。
满城的亲贵都赶去结交,适龄的女眷都动了芳心。
不过,听闻其在科考前,早已对某家高门贵女倾心,将上门说亲的都拦了回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