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云里雾里
主角:李预,小薛,李二,尉迟敬德
分类:历史
2025-02-01 16:20
第1章
公元626年。
史称武德九年。
时值八月,距长安不远的泾阳县外,大早上的便嘈杂至极。
“校尉,厨房那边又杀了十头牛了,再杀怕县令要来闹事了!”
“本官主管军务,他管得了我?十头不够,让他们继续杀!”
“今天可是本将带你们出征的日子,要是连顿好的都吃不上,那我这校尉当的也忒不仗义了!”
李预语重心长。
来到大唐这么久了,好巧不巧的是个泾阳校尉,如今大战在即,杀几头牛怎么了。
现在不杀,难不成等突厥来抢干净了才好?
这可是武德九年的八月下旬啊!
两个月前,玄武门之变,天下震动,在与李渊较劲了两月后。
李二于八月九日成功登基。
新皇登基,大赦天下。
如今的县城里都还在宣扬李二的法令。
可李预身为穿越过来的人,熟读历史的他怎能不知,一场危机即将到来。
“小薛啊!”
李预拍着身前少年的肩膀,表情十分郑重。
“我与你们相处也有两年了,你说说你们过的如何!”
小薛略微稚嫩的脸上浮现一丝犹疑,认真道:“过的极好,便是长安的达官贵人,可能日子还没我们滋润!”
全名薛仁贵的少年一想到李预当上校尉后的日子,便觉得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。
技艺精巧的甲胄。
削铁如泥的兵刃。
还有神出鬼没的作战技法。
一帮武卒自然欢喜至极。
但真要说实实在在的好处,那便体现在了吃喝玩乐上。
如今泾阳军伍里,除了过硬的操练,闲暇之余,大家有无尽的美酒,还有动人心弦的佳肴。
就拿今天的牛肉来说,葱爆牛肉,小炒牛肉,红烧牛肉,牛肉汤,牛肉火锅......
吸溜。
小薛吸了下口水,但还是认真道:“可大人,您不是说今日长安会派一名大将到来,接管县城的军务么,您是在违抗军令啊?”
李预不耐烦道:“人都没来,哪来的军令,所以让你们快点,大家吃饱了先出发,等他到了找不着我们不就没事了!”
小薛将信将疑的离开。
李预则叹息一声。
如果不出意外,来着或许就是后世门神之一尉迟恭。
李预不是不信这等传奇名将的实力。
只不过他深耕此地两年,有些秘密还是不要早早暴露的好。
[叮,恭喜宿主完成签到,获得一个技能点!]
[把技能点加在医术上吧!]
[收到!]
李预看着系统面板上一连串圆满的标注,这才平复了下心绪。
大战将至,今日或许就是他名震天下之日,可不能因为长安李二的骚操作,毁了今日的筹备。
李预踏出府衙。
到了下午十分,李预已经批着甲胄,带着三千士卒浩浩荡荡的离开了泾阳县城。
在李预离开后,泾阳县尉才匆匆忙忙乘上马车,一路上还念念叨叨。
“臣有罪,臣万死难辞其咎,竟然被李预那小二押下了谍报,快,去长安,我有大事要禀报吾皇!”
“李预小贼,我倒要看看你还能蹦跶多久......”
车马疾驰而去。
泾阳县的人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,不久之后,一个消息才在人群中传了出来。
顿时引起了一阵惊慌!
而此刻的长安城朝堂上。
“报,高陵太守八百里加急,突厥以十万大军攻城,高陵失守!”
“报,武功县尉绝笔,北蛮加兵至二十万,武功全体士卒,为报国恩,万死不退!”
“砰!”
玉牍摔落在地,在偌大的大明宫回响着。
魏征一脸悲愤,看着空荡荡的皇位,老脸上怒意勃发。
“谁能告诉我,大唐的皇帝呢?”
“值此社稷之危,陛下不在,赵国公长孙无忌不在,卢国公程咬金不在,我等有何能耐,抵御这倾覆危机......”
大明宫里,一众名臣名将急的犹如热锅上的蚂蚁。
而此时长安城百里之遥的官道上,三骑人马正飞速往北方进发。
“陛下,尉迟敬德已经先去泾阳整兵,我们不时便能到泾阳,不出意外,泾阳也能抵御两日。”
“可陛下,下臣还是觉得不妥,我与魏征已经给陛下制定了缓兵之计,若是能在长安整顿军容,再以盟约相告,谅那突厥不敢进攻长安,陛下此番前往泾阳,意欲何为?”
当前一骑的李二淡然一笑。
“朕之前南征北战,军功旷古绝今,如今刚刚登基便有突厥进犯,若是不知突厥军容,将来复仇之事便得一拖再拖,所以不去不得!”
一旁的程咬金提了提背上的两柄巨斧,笑道:“陛下是怕那魏征吧!”
李二笑了笑,没想到程咬金已经看破了。
谁能想得到,自己选的宰相,烦得他头痛不已。
要是还留在大明宫,怕是要被喷的吃不下饭了。
三骑有说有笑,正往泾阳疾驰。
忽然间,一骑人马猛然窜了出来,瞬间拦住三人去路。
“泾阳校尉有令,前方战争区域,来着何人需报上名来,若是拒不回话,当场格杀!”
李二长孙无忌一行人都懵了。
尉迟恭动作那么快?
“哼!”
长孙无忌面露不快,淡然道:“我等自长安而来!”
“报上姓名!”
“放肆,尔等军伍,不知我等是何人吗?”
“既然不说,来人,拿下,待战事平息,再由校尉定夺!”
“你们敢!”
程咬金取下背上双斧,就要会一会这群不长眼的杂兵。
李二还来不及阻止,就看到围着的一众军伍手持一个竹筒,还来不及看清状况,顿时身上微微一痛便失去了知觉。
......
泾阳县外的一处峡谷之地,一座座军帐就立在平地上。
此时的主将帐篷内,一阵懒散的声音响了起来。
“校尉,你醒了?”
李预伸着懒腰,哈欠连连。
“这荒郊野岭就是不好睡,哪有自家的大床房舒服!”
看着一旁的小薛麻利的端来洗漱用品,李预开始起床刷牙。
等到清理好了,李预看向小薛,开口道:“怎么样?突厥大军到了么?”
“据侦查部队的传信,下午便可到这峡谷之地。”
“唉!”
李预叹息一声。
突厥南下已经数日,李预可以想象得到,那群蛮子所到之地,大唐的百姓会遭遇何等的折磨。
可惜,自己穿越的有点晚了。
两年前,一场意外,让他穿越到了大唐初期,成为了泾阳县的一个校尉。
领兵不过五百之众。
两年的经营,如今也只不过拉出了三千之众。
这还是有系统的帮助。
三千人对二十万,李预自付有系统相助,自己死不了,可也不能上赶着白送。
所以能在泾阳这道关隘快速集结力量,已经是他能做到的极限。
“将军是为了大唐受难的百姓哀叹吧!”
李预点点头。
旋即想到了什么,看向小薛。
“你大早上的守在这里,是有什么事吗?”
“事是有,不过不是什么要事,就是长安派人来了!”
李预眨眨眼。
若是史载的不错,应该是尉迟敬德到了。
“人呢?”
“在营帐中吃喝呢,那位将军说了,他奉命守城,既然校尉已经有所对策,敢出城决战,那他大可旁观,不阻拦将军做事。”
李预松了口气,看来尉迟敬德作为凌烟阁二十四名臣,不似演义中那般憨傻。
自己之所以在县城之外布局了。
一是为了保护自己两年辛苦经营的成果。
二是防止长安来人打乱自己行事。
好在一切都很顺利。
小薛想了想,还是继续说道:“不过今天长安又来了人!”
“谁?”
小薛拉开营帐,顿时就有三个五花大绑的人被押了进来。
“放开,我乃大唐国舅,赵国公长孙无忌,你们太放肆了!”
“奸诈之徒,敢绑你程咬金爷爷,有本事松开绳索,咱们比划比划!”
当中一人则闭口不言,略带疑惑的看着李预。
李预眉头一挑,乐了。
“那你呢?你不会说你是李二吧!”
第2章
“李二?”
想不到这小小的泾阳校尉敢如此称呼如今的大唐皇帝。
便是程咬金都面色一愣,停下了叫喊。
李预不等这三人说话,直接摆了摆手。
“派人送回泾阳,打发点吃喝银钱,让他们速速回长安吧!”
小薛马上点头,就要带着三人下去。
当中的李二眉头一挑,不怒自威的神色,饶是小薛这些年见惯了诸多奇事,此时手上的动作也微微停顿。
李二如今不过二十八岁。
清俊的脸上带着常年征战的黝黑。
自他少年从军,便一路打遍天下。
太宗十八举义兵,白旄黄钺定两京。擒充戮窦四海清,二十有四功业成。
足以见得李二也是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。
如今的他更是一统四海,成为了大唐皇帝。
若说威势,天下无人能出其右。
“一个小小的泾阳校尉,既不查证,也无问询,你如何敢断定,我不是大唐皇帝!”
李二振振有词,看到李预微微一愣,心头怒火消了一些。
不知者不怪。
如今军情紧急,若是这小子识相,速速把他们放了,商讨如何带兵回泾阳守城才是要务。
突厥大军还有三两时辰便要杀到。
现在可不是你猜我猜的时候。
若是一直困在这里,他堂堂雄主还未大展宏图便折戟在此,那他得多冤。
到时候,这不长眼小子的罪过可就大了。
就在李二以为唬住了李预的时候。
李预却猛然一拍桌子。
“闹够了没有!”
“你看看你们几个,一个胡人面像,我没把你当细作计较就算了,你还长孙无忌!”
“还有你,你个黑胖子,一把年纪了,跟我装程咬金,要装也装像点,黑是黑了,就不够凶悍,程咬金是谁,瓦岗寨山贼出身,你这样子跟土财主似的!”
长孙无忌气的眼皮都在打颤了。
而程咬金脸色涨红,要不是陛下一直让他多读书,他哪会改变姿态。
“小子,爷爷定饶不了了!”
李预摆摆手,都懒得理会盛怒的程咬金,转向李二。
“你吧,是有点样子了,不过明显没什么阅历,冒充皇帝这种事,你可以花点精力,买块金牌也好......”
李预说的直摇头,三人则是被一阵数落,心里只有一个念头。
等回了长安,这小子一定要好好收拾一番。
到时候朝堂之上,要看看着小子是何等模样。
“小薛啊,别跟他们废话,大战在即,赶紧送走!”
“且慢!”
李二耐着性子,再度开口。
“小子,朕观你年岁不过十七八九,能为大唐效死足见你忠君爱国之心,临走时朕再劝你一句。”
“如今突厥势大,你出城迎战必落下风,还是速速退回泾阳,朕已经派了尉迟敬德领兵来助,战乱之下,图存性命乃是要事!”
李二已经盘算好了,尉迟敬德在泾阳,到时候回去,身份便能揭开。
若是眼前的小子能识时务,这句话一定会听进去的。
谁知李预呵呵一笑。
“还用上朕了,你这皇帝瘾也太大了。”
李预转身,抓起案牍上的茶杯喝了口水,淡淡道:“你知道我为何笃定你们都是在演戏么?”
“演戏?”
三人一头雾水。
李预喝茶润了润嗓子后才继续开口。
“如今李二才登基不久,朝局都还没稳定,如今突厥也就是趁着这机会才选择南下。”
“你说朝局不稳,李建成李元吉的党羽还没清除干净,李二会无故跑出长安吗?”
“还有,如今大唐便是调兵也来不及守卫长安,李二自然需要向突厥示弱,到时候去渭水边跟突厥签个盟约以图将来,你说,这个时候,你是李二的话,你会跑来我这受气?”
李预说完,三人脸上都浮现了震惊神色。
朝堂之上,李二是力主跟突厥一决高下的。
只不过长孙无忌和魏征一再以保全长安为重,劝他以盟约来平息这场纷争。
这乃是三大相邦和他李二在御书房定下的策略。
眼前的小子居然直接就说了出来。
有这等眼见谋略,真的是泾阳县的一个校尉?
看到三人呆住了,李预懒散的靠在椅子上,看看他们怎么装。
便在此时,一声呼喊从军营里传来。
“报,突厥先锋部队距离只有五里,敌袭!”
李预听闻,马上起身,将一身甲胄套在了身上。
看到神情骤变的三人,李预绑着臂甲。
“三位还是速速回长安吧,大战要来了!”
小薛明白李预的意思,取出一把匕首就解开了三人身上的绳索。
三人活动了下筋骨,便听李预拉开营帐。
“小薛,找三匹快马给他们,顺便通知全军,按预定方案行事!”
“小兄弟,既然误会一场,那还是听我一句劝,突厥势大,不可硬抗啊!”
李预也是看在这个假李二还算心善的面上,才说出了大唐的谋划。
此时听他还要劝,李预玩笑般的转头。
“是吗,你们这群长安大爷,是你们没见过我出手!”
说罢,李预拔出门口的长戟,一声口哨,早有披甲白马赶到。
李预纵身上马,飞驰而去!
三人相顾无言。
“陛下,走吧!这少年郎,可惜了!”
李二却猛然蹦出一句,“无忌,你说这小子,像不像我?”